乙巳年节日安排

这里是乙巳年节日安排。

上元节

公历 2.12

虎年上元曾前往魁龙坊夜游并有图片保留。

下一棵树

每年龙抬头至春分

公历 3.1 - 3.20

2023.3.19 梦境纪念

给植物浇水

五一纪念

五一节当日

2021.4.30 有同学生日聚会

2023.4.30 五一放假体育课自由活动大病初愈

十六岁生日

每年小满至六一。

2021 十二岁生日

2022 十三岁生日

2023 十四岁生日

2024 十五岁生日 15th ANNIVERSARUY

2022 2023 发糖果

2023 奶茶事件。百香双重奏。

自 2024 及以后生日转为私人活动。

中秋节 & 教师节

2022 中秋节与教师节同日,B站有纪念视频。

2022 曾画月饼像素画。

冬日之心

冬日之心前 10.24 - 11.17

冬日之心后 12.19 - 冬至

原 2023 下半年随笔。题取自

岁寒山雪行

2021.11.30 初一首测一千米 3‘33’

2024.11 天台观星会。

每年冬至.

新年

每年冬至到次年龙抬头.


附:

大年初一到初七的传统习俗如下:
大年初一
迎新炮仗:凌晨或早晨开门先燃放爆竹,象征驱邪迎祥,开门红,放三枚叫 “连中三元”,放四枚叫 “福禄寿禧” 等。
拜年贺岁:晚辈向长辈拜年,长辈给压岁钱,人们走亲访友,互道 “新年好” 等吉祥话语。
饮食讲究:北方吃饺子,寓意 “更岁交子”“招财进宝”;南方部分地区吃年糕或汤圆,象征 “节节高”“团团圆圆”,有些地方初一吃素祈福。
相关禁忌:不扫地、不倒垃圾、不打碎器物,忌杀生,若打破器物需说 “碎碎平安”。
大年初二
回门归宁:出嫁女儿携夫婿、子女回娘家,要带双数礼物,称为 “回门礼”,娘家不能全收下,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。
祭财神:北方商家多祭拜财神,祈求新年财源广进,中午要吃馄饨,俗称 “元宝汤”。
吃开年饭:准备丰盛家宴,菜名讲究吉利,如 “年年有余” 鱼等。
大年初三
安睡迟起:传说初三易与人争执,故不拜年、少出门,称为 “赤口日”,也有 “老鼠嫁女” 的说法,人们会早熄灯睡觉,避免骚乱 “老鼠娶亲”,还会在屋角洒落米粒、糕饼供老鼠食用,称为 “老鼠分钱”。
忌食米饭:部分地区初三吃合子,因初三被认为是谷子生日,忌吃米饭,否则被认为会导致谷物减产。
打扫垃圾:初三后可清理初一堆积的垃圾,送走 “穷气”,也会在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,以示年已过完,又要开始营生。
大年初四
接灶神:灶神返回人间,需准备水果、香烛等供品迎接,祈求灶神 “上天言好事”。
忌出远门:传统认为灶神会点名查户口,全家应守在家中。
吃折罗:全家一起吃前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 “折罗”,寓意勤俭节约。
大年初五
送穷迎财:放鞭炮、打扫卫生,将 “穷鬼” 赶走,迎接财神,各家用纸造妇人,身背纸袋,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,送门外燃炮炸之,称为 “送穷土” 等。
吃饺子:北方 “破五” 吃饺子,意为 “捏住小人嘴”。
开市:商家多在初五开张,燃放鞭炮招财。
大年初六
大扫除:彻底清理家中垃圾,称为 “送穷鬼”,也会祭拜厕所神明,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,称为 “挹肥”。
开业开工:商家正式营业,挂红灯笼讨吉利,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,准备春耕。
外出祈福:部分地方人们会去庙会或郊游,象征 “送穷出门”。
大年初七
庆人日:传说女娲第七日造人,故初七为人类生日。
吃七宝羹:南方用七种蔬菜煮羹,祈求新年安康,在台湾地区会吃素面线,寓意健康长寿。
戴人胜:古代女子剪彩纸、金箔做头饰,现在少见。
登高赋诗:古人有登高赋诗的习俗,唐代之后,每至人日,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,又登高大宴群臣。